社團法人台灣公益聯盟 【生命力徵文】:觸摸生命的溫度:視聽障礙者的食農體驗 - 黃靖騰

【生命力徵文】:觸摸生命的溫度:視聽障礙者的食農體驗 - 黃靖騰

2024 年度,台灣公益聯盟舉行了「生命力徵文」,
希望透過在台灣各角落的故事,激勵更多人、也將這些渺小卻動人的故事分享給大家。
這次,我們會透過創作者的作品發想及溫暖的文字,
探究這些努力生活、讓每個生命發光發熱的人生故事。

創作者:黃靖騰

作品: 觸摸生命的溫度:視聽障礙者的食農體驗

作品發想:

本文〈觸摸生命的溫度:視聽障礙者的食農體驗〉,寫的是今年受公視「好好出門」節目拍攝邀約,
我與其他障礙夥伴一起辦理三天兩夜台南共融之旅,規模24人。其中阿中生態農場的食農體驗讓我印象深刻。
農場主人細心安排,每個夥伴都能盡情以各自方式參與其中。
也透過這場旅遊連結許多善意與溫暖,期待藉此推動各種障礙共融的多感官全人體驗。

 

以下為正文:

盛夏的陽光灑在台南的鄉野間,微風帶著稻穗的香氣輕拂臉龐。
我叫靖騰,是一名重度視聽障礙的斜槓青年。
雖然眼睛只能捕捉模糊的輪廓,跌跌撞撞卻仍喜歡到處趴趴走;
聽力無法辨識語言,但透過開發各種非語言溝通方式,與外界的互動漸漸順暢。

一直以來,我有個心願:邀請更多像我一樣的視聽障礙夥伴,一起走出門,感受這廣闊的天地。
恰巧,今年公共電視的節目「好好出門」邀請我參與紀錄片的拍攝。
心想這或許是個好機會,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如何感受世界。
於是,開始聯繫志同道合的朋友,籌辦一場障礙共融的活動「與視聽弱攜手府城遊」,
地點選在歷史文化豐富的台南。

我找到了禹豪、硯淳、傳祺,他們是對生活充滿熱情的重度障礙者。
我們還邀請了一些明眼聽人的夥伴,自願擔任「導覽員」,
協助視障引導、口述影像、語言翻譯,減少資訊落差。
同時,理解導覽員可能感到壓力,大家隨時可以調整自己舒適的角色,因為最重要的是一起體驗旅程。

安排行程時,在網上搜尋適合的景點。偶然間看到阿中生態農場的報導。
阿中原是工程師,卻回鄉投入友善環境的有機農業,推廣生態永續,熱心於食農教育,
深深吸引我們,「或許可以帶夥伴一起去體驗農村生活。」

一般的旅遊常以視覺和聽覺為主,對視聽障者難免有種「霧中看花」的感覺。
所以這次,特別設計能激發不同感官的行程,透過觸覺、嗅覺和味覺去感受。

阿中得知我們的狀況後,熱心地調整導覽方式。
「不用擔心,我會盡量讓大家用多元管道體驗大自然的風情。」

到了農場,阿中親自迎接。走在田野間聞著泥土芬芳,心情放鬆。第一個體驗是剝生玉米粒。
原來,最快的方法是雙手握住玉米棒,往前後用力扭動,玉米粒就像雨點般落下,真考驗手勁!
大家比賽誰剝得最快。有的夥伴剝得滿桌飛射,有的因用力過猛,玉米棒都斷了,引來一片歡笑。

接下來,我們動手製作地瓜湯圓。揉捏著柔軟的地瓜糰,材料在手中慢慢成形。
阿中笑著說:「湯圓不一定要是圓的,大家可以發揮創意,捏出各種形狀!」夥伴們紛紛大展身手。

有人搓出愛心形狀,想要送給心儀的對象;有人捏成動植物,花瓣、烏龜、魚兒等,個個別出心裁。

湯圓下鍋後,繽紛創意在水中浮沉,有趣極了。當湯圓一一浮起,香氣四溢。
咬下一口,甜蜜在口中蔓延,軟糯的口感令人滿足。大家互相品嚐彼此的作品。

製作湯圓的過程,不僅動手又動腦,還增進了彼此的互動。
看著各種奇形怪狀的湯圓,誰也忍不住笑出聲,彷彿回到小時候在奶奶廚房裡的無憂時光。

接著是最難忘的抱咕咕雞體驗。雞兒們在草原上自由晃蕩,心裡有點猶豫。
導覽員口述:「牠們咯咯地叫著,活潑地跑來跑去,有時還停下來啄草地上的蟲子。」
有趣的是,這裡的雞群並不害怕人類,大概是因為阿中以善意相待,使牠們放下戒心,願意與人親近。

有人拍拍我的肩膀說:「試試看嘛!」心想既然來了,不妨放輕鬆突破自己。
於是鼓起勇氣走近一隻雞,慢慢伸出手。牠似乎感受到我的善意,並未跑開。
我小心翼翼地將牠抱起來,溫熱的身體在懷裡微微顫動,羽毛柔軟舒適。
那時,彷彿感受到生命的律動,有種難以言喻的喜悅。

這趟旅程沒有申請聽打翻譯,因為許多環節在走動中無法坐下打字。我多透過KONIX麥克風收音、平板翻譯。
一次廠商得知我這類需求,特別說要給予聽障者優惠,讓我們能更輕鬆接收語言。
只要說話者配戴麥克風,手中的平板便能遠距離清晰轉成文字。
雖然我們不一定能看見、聽見全貌,但大家都以自己的方式完整感受旅程的樂趣。

阿中後來在貼文中寫道:「這天農場接待一個非常特殊的團體,參訪的朋友在『視力、聽力』有一些狀況。
農場立刻調整解說模式,減少『眼耳』比重,增加『口鼻手』比例,特別是觸覺,
以利參訪朋友可以獲得獨特的『五感食農體驗』……不忍心舉例太詳細,將心比心,設身處地,應該就懂了!」
讀到這些話非常感動,不僅覺得被重視,更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連結。

旅程最後一站,來到冰淇淋博物館「南埕衖事」。
這裡充滿甜蜜的氣息,品嚐各種口味的冰淇淋,涼涼的口感,驅散夏日的炎熱,心情也變得愉快。

這時,現場主持人問大家:「你們覺得善良是什麼?」有人說:「讓我們在大熱天吃冰淇淋,就是善良(扇涼)。」
也有人回答:「善良就是尊重多元差異,願意給彼此更多時間,讓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、步調體驗這個世界。
這次旅程中,店家、夥伴,甚至路人,都對我們非常有耐心。」

的確,這一路上,遇到許許多多善良。
阿中的細心安排,導覽員的無私協助,陌生人的友善微笑……讓這段旅程連結更多溫暖。

旅途中,有障礙的夥伴也以自己的方式付出、互助,不是完全接受幫助的被動角色,每個人都是創造珍貴回憶的旅伴。
其實,障礙的產生多半是因為環境和人為設計,使我們必須適應大多數人能夠、而我們卻無法的生活方式。
只要環境和人們友善有愛,善加利用手邊科技工具,這些障礙就形同虛設,轉化成以不同視角欣賞世界的契機。
期待未來,障礙者走出門更加輕鬆自在,與善良的人們相遇,體會旅途中的豐富多彩。